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发布时间:2022-12-22 作者:蓝灵育儿网编辑 育儿网 www.dgmmbb.com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解释翻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雪公批注中说,「方,郑注为常,曲礼所游必有常是也。」郑是郑康成,东汉的大儒,他批注《论语》,说『游必有方』这个方是常的意思,这个也是有根据的。《礼记·曲礼》里头就讲到「所游必有常」,这个常就是有一定的规律,让父母能够知道你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朱注为方向」,朱熹朱夫子的《集注》当中,他就把它批注为方向,这也有根据,根据《礼记》当中「玉藻篇」,「本于玉藻」。「玉藻」里面讲,「亲老,出不易方。」父母老了,我们出门不能改变方向。易方就是改变方向,易是改变。为什么不改变方向?因为万一父母有什么情况发生,他派人来找,他能很容易找到你。这是什么?孝子处处想到父母。
「父母念子之心,无时或释。故父母在世,子不能无故远离,远离须有正常之事。」这是我们为人子体会、体谅父母那种念子之心。哪个父母不牵挂自己的儿女?古德说得好,「父母一百岁,常忧八十儿。」一百岁的父母,他儿女是八十岁了,一百岁的人还想着八十岁的孩子。真正是像古诗所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父母念儿女没有一时一刻停息。这个「或释」,释就是放下,放不下儿女。那儿女就得体谅父母,处处想到父母的挂念,不要让他太忧虑,所以父母在世,『父母在,不远游』,儿女不能无故远游。这个意思不是一步不出门,不是这个意思,还是可以出门,但是不是无缘无故,无缘无故不就是离家出走了吗?这不可以,扔掉父母不管了,那是大不孝。所以我曾经也遇到不少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大概也受我们感动,我们把工作都辞掉了,专门来弘扬圣贤文化。他们也要学,父母不同意,不同意就离家出走。出来,父母也不知道他上哪,跑到哪个道场,什么中心去做义工去了。这样哪是学传统文化?这是不孝。你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去出行,出行都得父母同意。我为什么能够走上这条路?那是父母同意我,而且他们都赞同我,愿意把我捐出来,奉献给弘法利生的事业。他也知道我在哪儿,游必有方,他知道我在哪个方向,他要找我也能找到。不是说把父母扔弃了不管,那我们怎么还能够讲传统文化?与其说在外面做义工,不如回家好好孝敬父母。堂中两尊活佛,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你还上哪里供佛?除非这堂中活佛同意你出来,他愿意什么?你真正为弘扬圣贤文化贡献力量,你也有这个愿心,那大家欢欢喜喜,这固然也是好事。这个什么?父母功德很大,他不是为自己来着想,他真正是为大众着想,他不把你据为己有,他是真正愿意把你布施出来供养大众。所以我们能这么做,谁功德大?父母功德最大,自己没什么功德,自己是属于父母的。我们在这里好好的修学,全部功德归于父母。如果父母不同意,我们也不可能走今天的路子,众生也不可能因此而得利益。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就是要有缘分。所以「子不能无故远离,远离须有正常之事。」什么是正常之事?合情合理合法,这是正常。大家都生欢喜心,这是正常的。假如父母不同意,你偏偏这么做,父母很生气,这就不正常了。本来很好的事情变成很不正常,那就不能做,说明你没有这个缘分。那你就得好好的孝侍父母,积功累德,等待因缘。「或为游子者,随时函报行踪,免为父母所系念。」这是讲到游子出行,游必有方。方向在哪里,常常要汇报父母,这是什么?父母同意你出来。现在通讯方便了,过去得写信,可能一封信寄回家里都要一二个月才收得到,现在你打个电话就行了。所以我都建立习惯了,到哪里马上打电话,汇报给自己父母,我现在在哪里,大概在做什么事情,让他们心安,不要系念、挂念。我这个习惯是留学的时候就建立的,我是父母的独子,一九九五年我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到美国去留学。我是基本上每个礼拜,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每两个礼拜,给父母写长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汇报自己的修学心得。当时我也一直在听恩师讲经,常常有一些什么悟处,立刻写下来给父母分享。这些信现在我母亲都收藏着,纸箱,这么大的纸箱,一纸箱信,都是过去跟父母通信记录。有时候自己现在打开来看看,自己十几年前写的信,觉得当时写得还算挺有水平的,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去分享一下。这什么?虽然跟父母远隔重洋,但是心连着心,心上没有距离。父母不挂念,父母安心,知道你在不断的上进,这是养父母之心。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批注,他说,「方,法也。」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方,解释得很特别,跟先儒不一样。郑注,郑康成解释为常,朱熹朱夫子解释为方向,蕅益大师在这里解释成什么?方是方法这个法。法是包括什么?正法,圣贤之道。儿女什么原因才会远游?这里讲的,「为法故游,不为余事也。」蕅益大师是出家人,所以他讲这个确确实实他非常有心得。出家离开父母,是不是就不孝?不是,反而出家是大孝。为什么?因为他为正法而出家。正法是众生的眼目,没有正法,众生就变得像盲人一样,看不清前路,会跌倒、会受苦。所以出家人实际上是什么?就是从事弘扬正法工作的老师,所以叫法师。法师的师就是老师,弘法的老师。当然道也有出家,儒?其实儒也有出家,只是他没有剃头。
你看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不就是等于出家,跟出家有什么两样?太太在家里等着他,等孔子十四年周游列国回来,他太太已经不在人世了。那孔子为什么出游?「为法故游」,为了推行周公之道,为了推行礼制。不是为其它的事情,不是自己想出去游山玩水,不是这个。不为自己游,为弘护正法,为了圣贤之道得以弘扬,为这个事情,所以游就是在做弘扬推广的工作。当然,自己没有成就之前,先要求学,游是游学,去参访善知识、拜师,学学问。学问成就了,到有缘的地方去弘扬正法。
所以这里讲的「父母在,不远游」,这讲「不远游句,单约父母在说。」「父母在,不远游」,「不远游」这一句是就父母在讲的。孔子当年远游,父母已经不在了。他父亲死得早,他很小父亲就过世了,他母亲带着他长大。母亲在的时候他没有远游,母亲走了以后他才远游。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孔子做到了。那么父母在能不能远游?也能远游,就是父母要同意,包括佛门出家人。你看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的,要出家必须得到父母同意,父母不同意不允许出家,这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游必有方,则通于存没矣。」游必有方,这一句包括对父母在的时候,或者父母已经不在世的时候,都要游必有方。因为这个方,蕅益大师批注当正法来讲。换句话说,出游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弘扬正法。父母在,为了弘扬正法,我们也要远游。当然父母在,要经父母同意。父母不在了,那就不需要征得父母同意了,但是游,也是为了正法。换句话说,真正觉悟的人在世间只有这一个工作,弘护正法。他不再为自己考虑,他是为了帮助众生觉悟,以弘法利生为自己的事业。
民国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他是专学蕅益大师《四书解》,对蕅益大师《四书解》做的一个补注。补注中说,「所事非主,所学非师,所交非友,所行非义,皆非方也。游必有方,所以慰亲心也。」这个方,江谦先生在蕅益大师的批注基础上做了具体的说明,怎么样才算是为法而游?这里讲到「所事非主」,你所事奉的不是真正的有德行的领导。这个主就是领导人,而且真正有德行,你去帮助他,你就能帮助众生。可是你所事奉的这个领导他是自私自利的,他不考虑老百姓,那你跟他工作,你也是在造业,这个就不属于方,不是为法。「所学非师」,你所学的,跟从哪一个人学,那个人配不配做老师?他德行学问不够,你跟着他学,没有益处。「所交非友」,这个友是善友,你所交的是不是真正有益于自己德行学问的善友。「所行非义」,你所行的身口意三业造作,是不是符合道义?义就是应该,义者宜也,应该做的。所行如果不应该,「皆非方也」,这都是不讲方。为什么?跟正法教诲不符合。
所以「游必有方」,这里游包括所事、所学、所交、所行。换句话说,你出来工作,你出来学习,都是属于游的范畴。在家里是跟父母在一起,出了家门外,这就属于游。你出家门之后,所学习的、所工作的、所交的朋友,所做的一切一切,都要用「方」做为标准。方就是正法、规矩,没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方」跟方圆可以合在一起讲,你要真正符合圣贤教诲。换句换说,你所行皆符合义,那你真正是安慰亲心,父母心安了,这是养父母之心做到了极处。
所以这个是什么?把《论语》这句话讲得活了,讲的范围广泛了。「游」不仅是说出远门,踏出家门一步,在外面做的一切事都属于游。所以,所做的一切事都要规规矩矩,不能够有辱双亲。你做的不符合道义,那就是辱没门楣了。所以,「游必有方」这四个字,经蕅益大师和江谦先生这一批注,讲得更活、更广泛了。譬如说我走出门在街道上吐一口痰,这也就不是游必有方,你已经犯了规矩,你所行的就不符合道义,就不符合正法。不讲卫生、不讲礼节,损害公众利益,这已经是辱没门楣,不孝了。换句换说,真正大孝,自己要成圣成贤。
我母亲给我一封祝福卡,她在我立志走上弘扬圣贤之道的路上,她在祝福卡当中这样说:「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小孝;孝顺天下人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大孝;能够成圣成贤,普利众生,为天下后世父母来尽孝,这就是至孝。」所以「游必有方」,必须要做到自己成圣成贤,你才能达得到。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注释出处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 上一篇:子曰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 下一篇:宜未雨而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