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与官品
发布时间:2020-03-10 作者:蓝灵育儿网编辑 育儿网 www.dgmmbb.com
古代有一种立德政碑的传统。一方官员在任满调遣升迁时,如确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通常会有人发起为他树碑立传,或将其功绩勒碑刻石为记,或载入地方史志,这是一种流芳千古的表彰。也有百姓自发地送万民伞,甚至是“留靴”,把离任官员的一只靴子留下来,以示当地父老挽留爱戴之情。这无疑是对这位官员的最高奖赏,在官员们看来,其荣耀不亚于入祀贤良祠或赏穿“黄马褂”。
纵观历代官场,凡有殊荣且口碑绵延后代的,其人品必是高尚的,只有官品、人品的一致,官如其人,人如其官,这官也才能做得清廉,受人爱戴,名垂青史。
读书做官,天经地义,所以古代的莘莘学子寒窗10年,为的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但并不排斥泽被一方的德政。
古时官吏称为“父母官”,这含义其实就相当深邃了,百姓视地方大员为民之父母,敬畏有加,何以如此?希望他们能像父母一样关怀、爱护子民,这种爱心也是人品人格的力量。
按今天的说法,我们的官是为人民服务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目标,其追求,其纲领都远远胜过封建王朝任何宣言。古代官员尽管也提倡为政清廉,但毕竟从未提起过“全心全意”的字眼,更不可能上升到人民公仆的高度。
为人低下者,其为官也必然贪墨。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他本人是个利欲熏心的人,却能造福一方。有一种人,当官之初是抱着为人民做点好事的志向的,但意志力薄弱,声色犬马的诱惑使他们纷纷“落马”。还有一种人,其官职本来就是“跑”来的,“要”来的,甚至是“买”来的,这种人一旦掌权,势必变本加厉,先收回“投资成本”,更要赚一些“利润”才行。他们买官花过钱,
再卖官以赢利,这种人压根儿就是社会的渣滓,既无人品,何谈官品!
为了某种信仰,有志者不惜献身。革命之初,有多少生长在豪门富室、锦衣玉食者,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而奋起革命,他们不起来造反,本来有优渥生活,可他们宁可去爬冰卧雪,流血牺牲,追求真理,造福大众。他们的人格
注定他们为官的高尚。他们追求的是真理,并不是金钱。
连宗教都提倡清心寡欲,提倡行善,在教人做人这一点上,人类社会所有向上的哲学都无一例外。佛家倡导一尘不染,佛经所说的“六尘”乃“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不正是污染社会,且成为某些贪官们追逐的目标吗?从目前惩处的腐败分子看,无一不贪贿,无一
不好色,无一不声色犬马、花天酒地。当他们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的时候,他们不但与“为人民服务”不沾边,就连做人的起码资格都已丧失殆尽了。
林则徐曾为他的子孙后代拟了一副对联,足见人品。这对联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我常常替那些尚未暴露的有劣迹的官员们担忧,当街上警笛长鸣,警车从你窗外驶过时,你不心惊肉跳吗?你能安枕吗?
绝对的权力是人格的“放大镜”。一个贪欲之徒,如果只是个市井小民,也许不会为害国家,一旦他爬上去了,便是民众与国家的灾难,所以好人品首先就应当附着于好官身上。既然权力是人格的“放大镜”,它能放大你人格中金光闪烁的一面,也会以夸张的尺寸,折射出你权力欲、金钱欲和丑陋的心灵。公仆和靠官吃官者绝不是同一种品格,故有言曰,先做人,后为官,则国家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