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母乳喂养”的迷思:历史、优势和误解
发布时间:2020-01-11 作者:蓝灵育儿网编辑 育儿网 www.dgmmbb.com
小编说:
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对宝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妈妈的拥抱、呵护和母爱。
作者 | Amy Tuteur
来源:一杯咖啡公众号(ID:coffeecenter)
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
这是每个妈妈都困惑的问题。
其实,妈妈们应停止焦虑,做出自己自由意志下的选择,无论何种喂养方式,宝宝健康、妈妈快乐,就是好的喂养方式。
01
母乳喂养 or 人工喂养
19世纪晚期迎来了婴儿配方食品发展热潮。而到了20世纪初,医生医师们、,然后是一些教育人士们工作者,开始尝试培养妈妈们树立竖立所谓的 “科学育儿观”。通过训练,来学习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这对妈妈们来说是头一回。 就这样,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单靠母性本能怎样成为好妈妈单靠母性本能看来已经不够了。
医师医生和妈妈们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其实也经历着变化。20世纪前,他们认为母乳喂养是婴儿健康所必须的营养。那个时候他们信奉母乳喂养最为优越,慢慢地他们逐渐开始相信配方奶更具安全性,也因此更优越。 尤其是当妈妈不按照医嘱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配方奶这种可以通过外界来控制其营养成分的食物优越性就更显而易见了。
渐渐地,过去对母性本能的信赖已经不再,妈妈们更多地从专业人士那里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医师们医生,然后是一些教育工作者人士们,开始尝试培养妈妈们竖立所谓的 “科学育儿观”。
通过训练来学习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这对妈妈们来说是头一回。就这样,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怎样成为好妈妈单靠母性本能看来已经不够了。
由于那时候的文化思潮都倒向“科学至上”,对妈妈们来说,转而相信专业人士给的建议也就说得通了。
自然而然地,科学育儿观也就被认为优于原来的那种基于本能的育儿方式。而妈妈们也就逐渐失去了对生养孩子的信心。
当时社会正经历巨大的变化,妈妈们又想走出家门去工作,19世纪的生活对妈妈们来说压力重重。而这些变化和压力可能也会让妈妈们突然对怎么生养自己的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理由是,压力会抑制妈妈体内催产素的释放,而催产素顾名思义是催生和促进泌乳的。新手妈妈们如果没有家庭系统的足够支持,来帮助她们放松心情,建立对母性本能的信心,那养育孩子的无力感很容易就会打败妈妈。
如果新手妈妈家里或者身边没有那些 “过来人”长辈传授奶娃经验,那她们也就很容易被那些号称“我们比你们懂得多”的专业人士打击信心。其实研究也发现新手妈妈和那些专业人士接触得越多,她们进行母乳喂养得也越少。
像这样对妈妈与生俱来的哺育能力的打击还在继续着。虽然各种研究不断地灌输母乳的好处,可真的去听听身边人的想法,再看看整个社会,会发现根本就缺乏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系统,我们似乎感受不到母乳带来什么好处。
02
国际母乳协会的成立
1956年,7位传统主义天主教妇女创立了国际母乳协会,标志着当代母乳喂养运动的开端。她们始终以母乳喂养为目标,努力说服妈妈们脱离工作,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大自然赋予母亲哺乳的能力,所以,母亲必须哺乳。
——国际母乳协会
对于国际母乳协会来说,母乳喂养是为了培养母性,培养更好的母亲,因此他们提倡亲密育儿法,包括母婴同室,按需喂养和自然离乳。
母乳喂养研究
Wendy Oddy在2017年指出:“科学历史上从未像现在这样了解母乳喂养之于妈妈和孩子的重要性”。
Power和Schulkin在2016年指出泌乳是生物拥有的一项很古老的适应生存的能力,可能在3亿年前这种能力就有了。哺乳动物的种类不同,奶水的成分也相应不同,甚至不同的母体,奶水也千差万别。
这两位研究人士说:“奶水会帮助哺乳动物母体在一定期间内向自己的后代传递生化信号,这种信号可以引导后代的成长”。
Oddy还指出:“出生前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以及持续母乳喂养到孩子2岁甚至更久,是黄金的喂养方式,这是因为人奶恰好是满足婴儿的最佳食物,它其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人奶的构成很复杂,包含了与婴儿的免疫系统及肠道环境互相影响的一些因子,例如过敏原,细胞活素类,免疫球蛋白类,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和趋化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就是人奶中的一种细胞活素类,它的作用是维护肠道环境平衡,炎症调节,和口腔耐受发展。”
从道德上来说,我们不能随意安排宝宝接受母乳或奶粉喂养。但是这方面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可以参考,正如Maureen Minchin在“婴儿喂养的证据链”中提到的。
03
母乳喂养的优势
1、免疫力
很多动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对后代有好处,例如后代可以因此获得长期免疫机能,例如:“孕前母体蠕虫感染通过持续地将抵抗蠕虫病毒的细胞性免疫递送给后代来完成传递”。
维持早产儿存活(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早产儿亲身母亲母乳和母乳捐献者的奶水混合,其中捐献者奶水经过了杀菌过程,因此把奶水里的活性细菌都杀死了。这样混合的母乳效果在亲身母亲的母乳含量是10%的时候最好。
研究也发现, 抽吸出的母乳没有婴儿直接在乳房上吸吮出的母乳营养好,这点也不奇怪。
因为,抽吸出的乳汁相比乳房吸吮的乳汁会缺乏某些物质,例如一些对肠道微生物群十分重要的细菌,而且抽吸方式下,宝宝就不能通过分泌唾液来向妈妈乳房内的“科学实验室”发需求信号了。
2、机制
2017年Oddy教授回顾了以往各项研究,为了寻找哮喘的流行以及它和人工喂养的关系。 他指出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和母乳喂养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不一样,而且前者的微生物群相比缺乏多样性。而缺乏多样性与罹患哮喘和湿疹的高风险有关。
研究一直以来猜测母乳可能与减少儿童肥胖率有一定关系,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了这种猜测背后的一种潜在机制。
首先,人体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脂肪(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呢,是一种免疫细胞,它们的作用是抵御感染,在婴儿成长阶段它们能够代谢乳汁中的烷基甘油。研究发现母乳中存在烷基甘油,而牛奶中没有。巨噬细胞将其代谢后转化成一种活性化学物质,转而又促进了婴儿期的米色脂肪细胞,依赖于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分化过程。而米色以及棕色脂肪细胞能够抵御肥胖症。
3、智力
一项追踪1200个孩子直至他们7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更长期的母乳喂养(这里的长期指的是延长到婴儿满12个月)与这些孩子在3岁和7岁时的智力测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有一定关系:“比如3岁时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的成绩更高…7岁时考夫曼简易智力测验结果也更好。”
不过,这个队列研究虽然控制了潜在的混淆因素例如孩子妈妈的智力等等,可由于研究是观察性的,因此并不能证明母乳喂养和智力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
4、妈妈的健康
母乳喂养可能还会长远地影响宝妈的健康。
Louis-Jacques和Stuebe2018年在其文献的摘要中提到:“怀孕的过程伴随着新陈代谢方面一些列的变化,例如激增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血脂,和内脏脂肪堆积。孕期出现这样持续的新陈代谢变化从理论上来说会增加女性终生的代谢类疾病风险。而哺乳恰恰会加速扭转这些孕期的变化。”
5、 母乳喂养的经济学意义
世界银行的Keith Hansen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母乳喂养并不是自然存在的,那么发明它的人绝对值得拥有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双料诺贝尔奖。”
不选择母乳喂养,那会有各种各样的开销。这里有个工具能计算这些支出,设计这个工具的初衷是激励政策制定者和社会捐赠者大规模地建设各项母乳喂养支持系统。
有许多书描述了母乳是如何被那些制造人工食品来牟利的商人,慢慢从宝宝们的口中剥夺的。
04
母乳喂养的误解
然而,有一种 对母乳喂养宣传过度的趋势,新的科学研究也澄清了一些对人工喂养的误解和对纯母乳喂养的过度崇拜。
误解1:配方奶粉妖魔化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有理由相信,妈妈可以在母乳喂养的同时给宝宝喂配方奶粉。没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喂养量有任何关联。从理论上讲,职业女性可以在家里进行母乳喂养,在工作时让照料者给孩子喂配方奶粉。
因此,把配方奶粉妖魔化便成了宣传母乳喂养的关键点。先是奶粉公司被妖魔化,由于20世纪70年代这些公司在非洲的不道德行为,反社团主义偏见延存至今。然而,这渐渐又演变成这样一种说法,说即使只是一瓶配方奶,也能够破坏婴儿肠道微生物群,也就是存在于每个人胃肠道中的大量细菌。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并且存在大量的混淆变量。婴儿肠道微生物群的正常含量应该是多少,目前还无人知晓。婴儿个体间的差异是否有临床意义,或仅仅是个体差异,同样无人能答。尽管如此,不惜一切反对配方奶粉成了当代宣传母乳喂养的基石。
误解2:母乳医学化
哺乳专业人士把母乳喂养列为最佳选择,因为母乳是最天然的,不过他们还是忍不住要把母乳医学化。对他们来说,单单讲母乳对婴儿“更好”已经不足以说明母乳的好处,他们称母乳喂养可以挽救生命,预防疾病并节省医疗费用,而这些大多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近年来,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或母乳库购买母乳,在母乳库购买还能检验母乳纯度。那些赚钱最多的女性,那些有工作和职业的女性,最有能力购买这种极其昂贵的商品(8美元/盎司或更多)。 这些女性可以长时间进行繁重地工作,没有挤奶的麻烦,仍然能为宝宝提供“最好的”食物。
但这种做法会使母乳因抗体调用而受到破坏。Katie Hinde教授和其他母乳喂养研究人员指出,婴儿生病的时候,母乳中的活性抗体含量会上升。他们甚至提出了一种离奇的理论,来说明婴儿如何让母亲知道他生病了。这种理论被称为“唾液反流”,认为婴儿的唾液被吸入乳房,母亲的身体由此感染病原体并产生抗体。
但还有一个更简单,更好的解释。母婴关系是世界上最亲近的关系。举个例子,婴儿感冒了,母亲很容易就吸入宝宝打喷嚏时排出的病菌,并制造抗体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这些抗体便随着血液流进母乳。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即使有能力购买母乳也不应该去买,母乳必须由母亲守在家里,为宝宝定制,以满足特定的免疫需求。
误解3:母乳喂养的宝宝更爱自己的妈妈
当然,这种说法太草率,没有人敢说。更常见的说法是,母乳喂养能够促进母婴关系,而这一点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讽刺的是,依恋理论对此研究得出的结果恰恰相反:母亲本人比奶水更重要。
哈洛经典的恒河猴实验证明,小猴子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
误 解4:对母乳亲喂的极力推崇
国际母乳协会成立时,母亲还没法边母乳喂养边工作,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吸奶器。吸奶器普及后,最初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对于奶水不足的妈妈,哺乳专业人士通常会建议她们利用吸奶器多吸奶来刺激乳房泌乳,为宝宝提供充分的营养。
对于奶水过剩的妈妈,则建议将多余的奶水挤出来冷冻,可以在在母亲外出工作时喂给宝宝吃,也可以捐赠给给母乳不足的妈妈。
为了给女性在工作期间提供清洁私密的空间来吸奶,并保护她们不因占用工作时间来吸奶而受到处罚,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妈妈可以给自己的宝宝定制母乳,同时有大量的时间外出工作。很棒吧?再不其然!
《大西洋月刊》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挤奶和哺乳不一样》,文中发出了警告。
Annie Lowrey写道: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吸奶有助于直接哺乳,但两者并不等同。被吸出的母乳,其微生物群和直接哺乳的奶水是不一样的。“间接母乳喂养”会增加病原体感染率,可能会增加婴儿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此外,母乳挤出来之后一般会储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用奶瓶喂给宝宝吃,而母乳冷却之后会降解。此外,吸奶器的零部件很容易繁殖有害细菌,所以还存在被污染的风险。
她还写道:
研究人员还感觉到,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眼神注视,搂抱,对婴儿来说是一大好处,同时给母亲也带来了巨大的愉悦感。奶瓶喂养如何能代替?
奶瓶喂养如何能代替?可谁有证据表明喂奶瓶的时候就不能提供眼神注视和搂抱了?
05
母乳喂养的风险
纯母乳喂养已经成为新生儿入院的主要风险因素。
71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就有1名婴儿因脱水,黄疸和母乳不足引发的并发症而入院,该数据令人咋舌。实际上,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新生儿住院治疗,耗费数亿美元。
06
母乳喂养的期限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年的母乳喂养(这里假设美国妈妈们的喂养极限就是1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至少坚持2年。
其实人类的正常断奶年龄猜测可能是4岁,人类学家研究发现某原始狩猎采集族群下的一个小分支的族类断奶年龄更长。宝妈们发现实际上孩子们似乎到了2岁也还不想断奶。
Ann Sinnott在《喂养年龄稍大的孩子》一书中就讨论了这个话题,而且网络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和写博客的人支持和提倡给过了哺乳期的孩子继续母乳喂养。
LingHeal
we support you
- 上一篇:蜜育课堂:长期母乳喂养易导致宝宝贫血
- 下一篇:母乳喂养 生命之源——母乳喂养指导